首页> 病虫草防治

麦类麦角病

发布时间:2017-10-29 18:31 文档编号:

麦角病在我国分布广泛,尤其以黑龙江、河北、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发生较多。主要危害黑麦,也危害小麦和大麦。

()症状识别

病菌主要危害花部,花器受侵染后先产生黄色蜜状黏液,其后花部逐渐膨大变硬,形成紫黑色长角状菌核,称为麦角,突出穗外。麦角的大小与寄主植物有关,一般长13厘米,直径0.8厘米左右。

()发病规律

病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,一般只能存活一年,春季菌核萌发出土,产生大量子囊孢子,借风、雨、昆虫等传播到寄主植物花部,不断侵染小花,开花期越长,侵染越多。春季地面湿润时,有利于菌核发芽,寄主植物开花期间遇雨有利于病菌传播和侵染。 

()防治措施

一是选用不带菌核的种子。二是清除杂草和自生麦苗,减少菌源。三是秋季深耕,将菌核深埋土中,使其不易发芽或发芽后不易出土。四是非禾本科作物倒茬轮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