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专家

水稻拔节前后打好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

发布时间:2023-08-09 15:22 文档编号:

 

目前我省水稻处于拔节期前后,是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,要及时开展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。

 

水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

 

水稻拔节前后重点要防治的病虫害有纹枯病、稻瘟病、细菌性病害(细菌性条斑病、白叶枯病)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(白背飞虱、褐飞虱)、螟虫(二化螟、大螟)等。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在近期发布的《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》中预测,今年全省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,发生程度重于上年。要求各地要适时打好病虫防治总体战。

病害方面:纹枯病发生程度总体偏重,里下河、丘陵及淮北局部大流行,发生程度与去年相近;大面积8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,与常年相近。稻瘟病,总体中等发生,丘陵、沿江、沿海及淮北地区感病品种上穗稻瘟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,发生程度重于去年;若破口抽穗期遇多阴雨天气,发生程度将加重。细菌性病害包括细菌性条斑病、细菌性基腐病和白叶枯病,总体偏轻发生,白叶枯病在沿淮及淮北局部中等发生,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区域主要在沿江、沿海及里下河地区,发生程度略重于上年。

害虫方面:稻纵卷叶螟总体偏重发生,五(3)代和六(4)代在沿太湖、沿江局部地区大发生,发生程度重于上年。7月下旬至8月上旬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本地虫源羽化峰,如果期间出现外来补充迁入,与本地虫源叠加,将加重发生程度;8月上中旬进入五(3)代卵孵化及低龄幼虫高峰;9月上旬如果出现回迁峰,将对迟熟水稻造成影响。褐飞虱总体中等发生,其中五(2)代偏轻发生,六(3)代在苏南、沿江、沿海等地中等至偏重发生,如果后期有补充迁入,将加重七(4)代发生程度,预计发生程度总体重于上年。白背飞虱总体中等发生,苏南、沿江、沿海五(2)代偏重发生,发生程度重于上年。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,二代在丘陵、沿江及淮北局部地区偏重发生,发生程度重于去年。发生期长而且不整齐,卵孵主高峰在8月上中旬,与上年相近。大螟总体偏轻发生,发生区域主要在苏南、沿江及沿海,发生程度比去年略重。卵孵高峰在8月上中旬,早于上年。

病害防治方法

 

纹枯病

 

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,而我省主栽的水稻品种大多易感病,再加上水稻生长期一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,导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。一般纹枯病在水稻分蘖盛期开始发生,拔节期田间郁蔽度增加,病情发展加快,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,乳熟期病情开始下降。水稻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云纹状病斑,最初病菌从基部叶鞘开始侵入,以后向上、向内扩展。

近年来水稻上还出现了急性型纹枯病,其不表现典型的云纹状病斑,但会出现水渍状病斑,导致稻叶甚至整株成团急速发病腐烂。急性型纹枯病的发生速度很快,在短期内就会导致田间出现大量病株,需要及时降低田间湿度,并下猛药控制。水稻拔节前后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,首次施药的时间要早,要提前至病穴率5%的时候。

 

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有井冈霉素、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,己唑醇、“富力库”戊唑醇、烯唑醇、丙环唑、苯醚甲环唑、“爱苗”苯甲·丙环唑、“欧博”氟环唑等唑类药,肟菌酯、烯肟菌胺、嘧菌酯、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,以及“满穗”噻呋酰胺等。井冈霉素的持效期短,只有7天左右,需要与其他持效期长的药混用或混配,以延长持效期,常用的混配剂有井冈·蜡芽菌、井冈·枯芽菌等。肟菌酯、烯肟菌胺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的内吸传导性较差,这类药常与己唑醇、戊唑醇、丙环唑、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药混用或混配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常用的混配剂有“拿敌稳”“稳腾”肟菌·戊唑醇、“爱可”烯肟·戊唑醇、“阿米妙收”苯甲·嘧菌酯、“禾技”戊唑·嘧菌酯、“尊保”醚菌·氟环唑、“法砣”啶氧·丙环唑等,这些药还能兼治稻叶瘟。噻呋酰胺在生产上已应用多年,我省部分地区的纹枯病病菌对该药的抗性在上升,在纹枯病病菌对该药抗性强的地区,可以选用其混配剂噻呋·嘧菌酯、噻呋·己唑醇等来防治。

 

稻瘟病

 

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都会发生,根据受害的时间和部位不同,可以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颈瘟、枝梗瘟、谷粒瘟等。水稻拔节前后发生的是稻叶瘟,但以穗瘟造成的损失最重。稻叶瘟的典型症状是“三部一线”,病斑一般梭形,外层黄色晕圈为中毒部,内圈褐色坏死为坏死部,中间灰白色为崩溃部,病斑两端叶脉变为褐色条状为坏死线。慢性型病斑的出现表示病情已趋于稳定,不再急速发展。

 

近年来在感病品种、适温高湿、偏施氮肥植株嫩绿的水稻上常出现急性型稻叶瘟。急性型稻叶瘟病斑一般圆形或椭圆形,也有不规则的,暗绿色,两面产生褐色霉层。这种病斑发展快,是叶瘟流行的先兆,在环境改变时会转为慢性型病斑。稻叶瘟发生严重的田块,田间菌源充足,水稻抽穗扬花期阴雨天多时更容易发生穗瘟,要重点做好防治工作。

 

防治稻叶瘟的适用药有三环唑、春雷霉素、稻瘟酰胺、稻瘟灵、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肟菌酯等。其中,三环唑的内吸传导性强,能保护新生叶片不受病菌侵染,但只有保护作用,没有治疗效果。春雷霉素的药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,对稻瘟病的防效不太稳定。稻瘟灵在生产上应用多年,部分地区的稻瘟病病菌已对稻瘟灵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,在病菌对该药抗性强的地区,宜换用其他药防治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的内吸传导性较差,在防治稻叶瘟时最好选用这类药的混配剂,常用的混配剂有稻酰·醚菌酯、“华特道优”嘧菌·噻霉酮、“阿米妙收”苯甲·嘧菌酯、“尊保”醚菌·氟环唑、“禾技”戊唑·嘧菌酯、“拿敌稳”“稳腾”肟菌·戊唑醇等。

 

细菌性条斑病

 

水稻上发生的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条斑病、白叶枯病等,其中细菌性条斑病近年来在我省淮北杂交稻区发生普遍且严重。7月初细菌性条斑病已在盱眙、泗阳、宿豫等老病区查见,随着杂交稻陆续拔节,以及台风登陆,病情将进一步发展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,主要症状是在叶脉间出现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,对光看病部透光。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,干后呈胶状小粒,这些菌脓粒不易脱落,区别于白叶枯病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,借风、雨、露等传播,导致大面积水稻发病。台风暴雨造成大量伤口,病害容易流行。近期有台风经过,上年发病田块及周边地区,要在台风暴雨过后及时查看病害发生情况,及早用药防治。

 

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,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,越早用药防控效果越好。适用药有噻菌铜、解淀粉芽孢杆菌LX-11、噻唑锌、噻霉酮、辛菌胺醋酸盐、氯溴异氰尿酸、三氯异氰尿酸等。噻菌铜为铜制剂,在叶面有水的情况下施用易产生药害,雨前和早晚有露水时不能施用。在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时,要注意交替用药,并用足药量和水量。用药时先喷外围未发病区域,再由外向内对发病中心喷雾。选择飞防施药可以防止人为传播病菌。病田里的水不能流入未发病田块,建立的水层也不能过深。

 

害虫防治方法

 

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两迁害虫之一,发生程度取决于迁入虫量、天气条件、水稻生育进程等。今年稻纵卷叶螟在我省迁入早、蛾量高,有偏重发生的趋势。另外,据气象部门预测,8月上中旬我省有3次降水过程,出现时段为8月上旬前期(813日)、8月上旬后期(8710日)和8月中旬后期(81920日);有2次高温过程,出现时段为8月上旬中期(867日)和8月中旬中期(81217日)。天气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危害。

 

在我省,常年发生的稻纵卷叶螟主要是四(2)代、五(3)代和六(4)代,其中五(3)代及苏南沿江局部地区的六(4)代为主害代。防治稻纵卷叶螟,要采取以保护功能叶为重点,坚持“前松后紧、达标用药”的策略。四(2)代的防治指标为百穴虫(卵)量达150200头(粒)时,此时放宽防治指标,可以发挥植株补偿功能,减少使用农药。五(3)代和六(4)代的防治指标为百穴虫(卵)量达100~150头(粒)。防治稻纵卷叶螟,宜掌握在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用药,世代重叠时可以根据田间新增卷叶和新增白叶用药。

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常用药有阿维菌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茚虫威、氰氟虫腙、甲氧虫酰肼等。这些药一般不单用,生产上常将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茚虫威、氰氟虫腙、甲氧虫酰肼等药混用或直接选用混配剂。常用的混配剂有阿维·甲虫肼、阿维·氰虫、阿维·茚虫威、甲维·茚虫威、阿维·抑食肼、甲维·抑食肼等。多杀霉素、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也可以选用。“国腾”四唑虫酰胺、“9080”四氯虫酰胺、“康宽”“优福宽”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杀虫剂,是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比较高效稳定的一类药,在生产上被大面积使用,这类药对大螟、二化螟等螟虫也有良好防效。稻纵卷叶螟世代会重叠,再加上稻纵卷叶螟对双酰胺类药已产生中等以上水平抗性,在田间虫龄不整齐或错过最佳用药期时,可以将这类药与阿维菌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混用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常用的混配剂有“亮泰”阿维·氯苯酰、甲维·氯虫苯等。

 

稻飞虱

 

水稻生长中后期发生的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,这两种飞虱属于迁飞性害虫。其中,以褐飞虱发生和危害较重,常会导致水稻成片枯死,出现“冒穿”。防治稻飞虱,宜掌握在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盛期用药。目前用于防治稻飞虱的药有呋虫胺、噻虫胺、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噻虫嗪、噻虫胺等新烟碱类药,以及“佰靓珑”三氟苯嘧啶、氟啶虫胺腈、氟啶虫酰胺等。褐飞虱对吡蚜酮、呋虫胺、噻虫嗪、噻虫胺等药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,不能单用。稻飞虱对烯啶虫胺还没有产生较强的抗药性,但其持效期较短,需要关注施药1周后的虫情,然后再酌情用药。“佰靓珑”三氟苯嘧啶是目前防治稻飞虱比较好的药,内吸传导性好,作用速度快,而且持效期长。

 

螟虫

 

螟虫主要包括大螟、二化螟和三化螟,有钻蛀危害的特性,俗称钻心虫。近年来在我省发生的螟虫主要是大螟和二化螟。二化螟主要在水稻生长前期危害,形成枯心和枯鞘。大螟主要在水稻抽穗前后危害,形成枯白穗。

 

防治水稻螟虫,宜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,害虫钻蛀危害后用药防效下降。在螟虫钻蛀危害前,选用阿维菌素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乙基多杀菌素、茚虫威、氰氟虫腙、杀虫单等药有较好防效,但在害虫钻蛀危害后需要选用有内吸传导性的药,如四氯虫酰胺、氯虫苯甲酰胺、溴氰虫酰胺等。大螟的世代会重叠,而且发生期长,要选用持效期长、具内吸传导性的药防治。